[实验室简介] [研究方向]
[实验室主任] [研究队伍]
[学术委员会] [规章制度]
[首席科学家] [办公室]
[组织机构]  
实验室简报(2023年第2期)
实验室简报(2023年第1期)
实验室简报(2022年第4期)
实验室简报(2022年第3期)
实验室简报(2022年第2期)
实验室简报(2022年第1期)
实验室简报(2021年第4期)
实验室简报(2021年第3期)
您的位置: 首页 >> 通知通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河海大学 流域水循环与水安全全国重点验室2025年度开放研究基金申请指南
发布时间: 2025-07-01    来源:

流域水循环与水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我国流域水循环基础理论策源地、国家水安全保障技术创新高地、国家现代治水实践支撑主阵地、国家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要地和国际水科技高端交流合作基地。实验室定位于应用基础研究,立足流域水循环系统的基础性与整体性,面向中国式现代化高标准水安全保障的重大需求,瞄准世界水科学技术前沿,旨在为我国水安全保障战略升级提供系统性科技支撑,为国家水网构建和重大工程建设运行提供关键性科技服务,为国家治水体系与能力现代化提供立体化科技支持。

为充分发挥实验室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促进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实验室本着“开放、竞争、合作”的运行机制设立开放研究基金项目。开放研究基金支持与本实验室研究方向相关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并鼓励交叉学科研究。

一、资助研究方向与内容

实验室面向流域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演变机理与调控技术研究两大科技需求,开放研究基金资助流域水循环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水循环伴生过程与河湖保护治理、国家水网工程技术与智慧调度等3个研究方向。

方向一:流域水循环与水资源高效利用

1.1 “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演变机理

1.2 社会水循环全过程效能提升关键技术

1.3 水资源均衡调配与水网优化布局

1.4气候变化与极端水文

1.5 水旱灾害应对

1.6 水生理学机制与高品质饮用水

方向二:水循环伴生过程与河湖保护治理

2.1 河湖生态学及健康维护

2.2 流域水沙过程与江河治理

2.3 水源保护与供水水质安全

2.4 地下水循环与可持续利用

2.5 水生态系统碳平衡机制

方向三:国家水网工程技术与智慧调度

3.1 水工建筑物性态演变机理

3.2 堤坝隧洞工程绿色智能建造技术

3.3 水工程健康诊断与安全运行技术

3.4 梯级水库群灾变机制与风险防控技术

3.5 水网工程数字孪生与智慧调度技术

二、项目设置

重点项目:资助本领域海内外高水平人才联合本实验室研究团队共同申报,聚焦实验室重点研究任务,产出高水平、标志性研究成果,每项资助额度20万元左右。

面上项目:资助本领域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积极开展前瞻性、原创性和探索性研究,产出高水平论文,每项资助额度5万元左右。

三、申请条件及要求

1.选题方向须对应指南中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并在申请书中注明,未按要求注明的申请项目实验室将不予受理。

2.重点项目申请者应与实验室团队联合申报,围绕实验室重点攻关内容,发挥双方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合作研究计划,预期成果满足实验室需求。面上项目申请者必须联系一位研究方向相关或互补的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作为合作者,申请书中有明确的合作研究计划,每位实验室固定人员只能合作申请1项。

3.申请者应具备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本实验室依托单位人员除外)。重点项目申请者应在本领域内具备一定的学术影响力。面上项目优先资助40岁以下青年研究人员。项目申请人应有固定的受聘单位且在聘期内能够完成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研究工作。

4.项目申请、评审、立项、中期管理、验收等程序将按照实验室的有关规定执行。

5.项目研究期限不超过2年。重点项目结题验收优秀,申请者可优先申请滚动资助。面上项目结题验收优秀,申请者可优先申请资助重点项目。

6.面上项目申请者同一年度仅限申请1项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各类开放基金项目;已获得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各类开放基金项目资助1次及以上的申请人,不得再次申请面上项目。

7.重点项目结题考核指标要求根据项目具体研究内容,由申请者与资助方向相应的实验室研究团队协商提出,报实验室主任办公会审定。

面上项目至少应发表1篇申请者本人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且以“流域水循环与水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Cycle and Water Security)为第一署名单位的SCI论文。受资助项目发表论文、专著、研究报告、资料、鉴定证书以及申报成果时,须标注受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标注规范为中文:流域水循环与水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基金号***);英文:Supported by Open Research Fund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Cycle and Water Security(Grant No.***)。

四、申报程序

1.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受理项目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8月1日。

2.项目申请人下载并按要求填写“流域水循环与水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请书”(见附件1)。申请书一式二份(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经所在单位签字盖章后寄送至本实验室,同时将附件1申请书电子版(包括word版本及盖章后的扫描版)及附件2汇总表发送至邮箱qzb@iwhr.com,电子版与纸质版申请书须内容一致。

3.电子版文件请命名为“申请研究方向-依托单位名称-申请人姓名”。示例:“1.5水旱灾害应对-依托单位名称-申请人姓名”。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夏庆福  13691529939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D座840室 流域水循环与水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综合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38

邮箱:qzb@iwhr.com

附件1:流域水循环与水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请书

附件2:项目汇总表

2025年7月1日

 
版权所有:流域水循环与水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 技术支持:中国水科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8781697,68781380 邮箱:skl-cjb@iwhr.com 地址:海淀区复兴路甲一号D座936室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7/05 08: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