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201人,其中研究人员189人,技术人员8人,管理人员4人,正高级职称112人,副高级职称55人,拥有博士学位193人。
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陈祖煜)、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王浩、胡春宏、陈厚群),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胡春宏、王建华、严登华、赵勇),教育部长江学者获得者1人(陆光华),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刘家宏、张宝忠、刘佳、翁白莎、胡鹏、李轶),海外优秀青年获得者1人(徐腾),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8人(王建华、严登华、刘家宏、吴文勇、周祖昊、刘晓波、刘毅、李一平),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6人(刘家宏、郭新蕾、刘毅、黄伟、曾利、张文龙),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王建华、严登华、汪小刚、胡春宏),中国青年科技奖4人(胡春宏、王建华、严登华、刘家宏),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王建华、严登华、汪小刚、陈厚群、陈祖煜),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王浩、王建华、严登华),全国创新争先奖2人(王浩、王建华),水利部“5151”部级人才工程人选1人(彭文启),水利领军人才12人(王建华、刘晓波、刘家宏、刘毅、严登华、吴文勇、汪小刚、张宝忠、赵勇、郭新蕾、彭文启、蒋云钟),水利青年科技英才9人(汪小刚、王建华、刘毅、刘家宏、严登华、蒋云钟、赵勇、柳长顺、魏征),水利青年拔尖人才9人(曾利、陈鹤、何鑫、俞茜、张龑、董飞、汤程鹏、田雨、张磊),现有1个“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科技部“重点创新领域团队”。
实验室旨在打造一支世界一流的流域水循环与水安全研究队伍,建设成为我国流域水循环基础理论策源地、国家水安全保障技术创新高地、国家现代治水实践支撑主阵地、国家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要地和国际水科技高端交流合作基地。实验室固定人员结构基本合理,其中研究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分别占94%、4%、1%。为增强实验室研究工作的活力,促进研究水平的提高,实验室以科创中心的模式运行管理,人员组成方式为“专职人员+流动性项目团队”,设流动人员包括访问学者、博士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