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31日,由我实验室胡春宏院士负责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河流域水沙变化机理与趋势预测”项目(以下简称“黄河水沙项目”)2016年度学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刘昌明院士、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宁远教高、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原副院长梅锦山教高、清华大学张红武教授等专家到会指导,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周斌副处长出席交流会。项目组成员共计8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项目负责人胡春宏院士主持。
胡春宏院士首先从项目总体目标、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年度进展及下一步工作重点等方面向与会代表做了简要介绍。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周斌副处长对项目进展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黄河水沙项目自去年9月份启动以来,项目团队严格执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管理办法,凝心聚力,科学筹划,多措并举,稳步推进,取得诸多进展性成果,为项目研究任务如期完成奠定了良好开局。他同时强调,项目在执行过程中,要进一步健全项目课题间的管理机制,加强经费使用监管,加强绩效评价,确保“业务主管部门-项目-课题”沟通渠道顺畅,为项目顺利完成目标任务提供保障。
随后,9个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课题研究进展,同时每个课题筛选了2项进展性成果做大会重点交流。与会专家听取了项目和课题进展情况汇报后,认为项目管理机制健全,措施有力,能够按照任务书要求及年度计划安排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各课题能够紧密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各项研究工作,实施方案详尽可行,年度计划执行有力,进展性成果丰硕,能够为课题乃至项目目标实现提供关键保障。此外,与会专家还针对各课题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应关注的重点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意见。最后希望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并期待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实施早日为我国治黄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黄河水沙项目启动近7个月以来,严格执行项目负责人与项目承担单位负责制,通过采取设立项目咨询专家组、项目办公室、强化三级联络沟通机制、建立数据信息共享平台等措施,有效推动项目各项研究工作有序开展。截止目前,项目及课题先后组织野外调查累计10余次;先后组织召开项目集中办公会4次,协调商讨典型流域选择、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等问题;共发表论文40篇,其中,SCI/EI 21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获软件著作权4项。以上成果的产出为推动重大科研成果产出提供了重要保障。
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达到了预期目标,为项目顺利实施和目标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现场

项目与课题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