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成果    
· 方向一
· 方向二
· 方向三
· 方向四
· 方向五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成果 >> 典型成果 >> 方向一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 2011-09-15   来源: 重点实验室

  主要研究内容:1)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本概念、定义和内涵;2)以合理配置为手段、提高承载能力为目的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三层次分析方法;3)针对中国水资源特点的承载能力双指针指标体系;4)客体承载水平分级体系;5)以单位GDP综合耗水量评判法和人均耗水量评判法为核心的两套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6)承载能力实例分析(包括具有不同气候区特点和不同尺度范围的流域或行政区域的五个案例区)。

  主要创新点:1)提出了研究水资源承载能力所采用的三层次分析方法,探索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关系,客观反映了水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主客体关系。2)在三层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针对中国水资源特点的双指针评价指标体系。3)提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过程应采用客体承载水平分级体系,有效降低承载客体的不确定性。4)提出了以单位GDP综合耗水量评判法和人均耗水量评判法为核心的两套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来进行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和预测未来水资源承载状况。5)研究选择具有不同气候区特点和不同尺度范围的流域或行政区域五个案例区进行实证研究与比较,并对案例区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6)在实证研究中进行了都基于三层次分析理论的两种评价方法(单位GDP综合耗水量评判法和人均耗水量评判法)的现实比较,互相校正,计算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

  研究成果获2009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获奖单位)。

 
版权所有: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技术支持:中国水科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8781697,68781380 邮箱:skl-cjb@iwhr.com 地址:海淀区复兴路甲一号D座936室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5/30 13: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