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简介] [研究方向]
[实验室主任] [研究队伍]
[学术委员会] [规章制度]
[组织机构] [办公室]
实验室简报(2021年第4期)
实验室简报(2021年第3期)
实验室简报(2021年第2期)
实验室简报(2021年第1期)
实验室简报(2020年第4期)
实验室简报(2020年第3期)
实验室简报(2020年第2期)
实验室简报(2020年第1期)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验室成果
实验室高博博士近期在三峡库区重金属流域水环境过程研究取得系列新进展
发布时间: 2016-05-17   来源:

  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的水环境效应是目前国内外水利和环境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三峡库区蓄水后水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广泛关注。近期,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方向二高博博士在三峡库区重金属流域水环境过程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新进展,主要包括:

  (1)利用梯度薄膜扩散技术(DGT)原位测定了三峡水库典型典型支流柱状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锑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释放趋势,发现了三峡库区沉积物剖面水下10cm 附近处存在锑的释放,在沉积物-水界面处也存在明显的浓度梯度,表明了库区沉积物中的锑有从上覆水向表层沉积物沉降的趋势。

  (2)发现了重金属元素在三峡库区典型支流沉积物剖面垂直分布上存在两种模式:表层富集分布和复杂无规律分布,揭示出人为源及水文情势变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支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主要呈现出夏季(枯水期)浓度高于冬季(丰水期)。

  (3)通过铅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发现现阶段煤炭燃烧排放仍然可能是三峡库区典型支流(朱依河、草堂河以及梅溪河)沉积物中人为铅的主要来源。库区沉积物中不同赋存形态铅的同位素比值(206Pb/207Pb和208Pb/207Pb)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可交换态、还原态和氧化态铅同位素比值具有人为源特征,而残渣态铅具有是自然源特征。

    目前,上述的研究成果已发表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IF: 4.143)、《Ecological Indicators》(IF: 3.444)等国际环境与生态领域主流SCI期刊上,这一系列成果在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1] Li Gao, Bo Gao*, Huaidong Zhou, Dongyu Xu, Qiwen Wang, Shuhua Yin. Assessing the remobilization of Antimony in sediments by DGT: A case study in a tributary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6, 214: 600-607.

  [2] Lanfang Han, Bo Gao*, Xin Wei, Li Gao, Dongyu Xu, Ke Sun*. The characteristic of Pb isotopic compositions in different chemical fractions in sediments from Three Gorges Reservoir, Chin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5, 206: 627-635.

  [3] Xin Wei, Lanfang Han, Bo Gao*, Huaidong Zhou, Jin Lu, Xiaohong Wan. Distribution,     bioavailability, and potential risk assessment of the metals in sediments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The impact of water impoundment.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6, 61: 667-675.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探索及人才培育课题(2014QN02,2014RC08)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青年专项的支持。

 
版权所有: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技术支持:中国水科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8781697,68781380 邮箱:skl-cjb@iwhr.com 地址:海淀区复兴路甲一号D座936室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5/30 13: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