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简介] [研究方向]
[实验室主任] [研究队伍]
[学术委员会] [规章制度]
[组织机构] [办公室]
实验室简报(2021年第4期)
实验室简报(2021年第3期)
实验室简报(2021年第2期)
实验室简报(2021年第1期)
实验室简报(2020年第4期)
实验室简报(2020年第3期)
实验室简报(2020年第2期)
实验室简报(2020年第1期)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验室新闻
实验室获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发布时间: 2022-03-30   来源:

近日,我实验室牵头申报的3项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获批。其中包括曹文洪教高、郭新蕾教高申报的两项黄河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和蒋云钟教高申报的长江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此外,实验室邓安军教高申报项目获得2020年长江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的支助。实验室高度重视长江、黄河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的申报工作,这4个项目的获批是实验室始终坚持“四个面向”、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贡献科技力量的又一重要体现。

曹文洪教高获批“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率变化机制及阈值”项目(U2243212)。该项目聚焦黄土高原地区,融合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土壤、生态、地理等多学科理论,以黄河流域社会生态系统为视角,以多因素综合与多目标权衡为基本理念,通过系统分析水土流失变化消长过程及其防治措施功能效应,揭示区域水土流失减量降级阈值特征与形成驱动机制,建立水土保持率科学内涵、表征指标及阈值预测方法;确定黄土高原多因素与多目标协调权衡的林草、梯田、淤地坝措施阈值和区域水土保持率阈值;提出保障水土保持率目标的防治对策布局,并构建其成效评估指标体系。以期为确定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及其措施适宜程度、开展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提供理论与方法依据,为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蒋云钟教高获批“长江上中游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效应及多维调控方法”项目(U2240202)。该项目拟基于流域水文、水环境、水生态的多源长序列监测资料,厘清长江上中游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于河流生境造成的多维度综合性影响,开展关键生源要素和水温在库区和下游河道的监测和模拟,探究水生生物对高坝大库库内及下游河道生源要素和温度变化的响应,探索形成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河流生境影响的多时空、多目标、多要素、多手段综合调控方案和方法,支撑长江上中游河流生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

郭新蕾教高获批“黄河冰凌生消动力学演变机理及冰塞冰坝链生效应研究”项目(U2243221)。该项目聚焦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重大需求和河冰水力学研究前沿,将阐明黄河冰情时空变化特征与驱动机制,揭示水、冰、沙共同作用下的冰凌生消动力学机理和冰塞冰坝冰凌洪水链生效应,从而为提升黄河尤其是宁蒙河段凌汛灾害险情防控能力提供基础和技术支撑。

邓安军教高2020年获批“金沙江下游干流枢纽群泥沙动态调控研究”项目(U2040217)。该项目针对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修建后所面临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基于山区河流推移质运动和河道演变的理论探索,统筹考虑金沙江下游干支流动态的水沙过程及洪峰沙峰动态调控技术、淤积形态优化调控技术、坝下游河道的响应过程等,开展有利于水库库容长期维持、泥沙淤积均衡配置和下游河道相对稳定的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泥沙动态调控技术研究,为梯级水电站的高效安全运行、下游河道治理及航道维护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长江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水利部、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设立,旨在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平台和导向作用,吸引和调动全国优势科技创新力量,共同参与保障长江流域水安全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国家水安全相关领域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科技支撑。

黄河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设立黄河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旨在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吸引和调动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力量,围绕保障黄河流域水安全,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水科学问题研究工作,开拓新的研究方向,促进国家水安全相关领域源头创新能力的提升。

 
版权所有: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技术支持:中国水科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8781697,68781380 邮箱:skl-cjb@iwhr.com 地址:海淀区复兴路甲一号D座936室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5/30 13:34:57